close

我今年70歲,50歲那年,因為左手一直使不上力氣而到處求醫,當時一度封閉自己,甚至被診斷有恐慌、憂鬱症,個性好強的我眼淚只敢往肚裡吞,也不敢讓家人擔心。

隨著動作障礙的症狀愈來愈嚴重,11年前開始一手不能動,一腳不能走,翻身也顯得困難,確診是「巴金森症」後開始服藥治療,慢慢回想才發現,我早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出現相關症狀,只是,之前從沒聽過這個病,又對巴金森不了解。

得知罹患巴金森症,腦袋裡只想著:「這輩子是不是完了?」怕自己再也沒有機會遊山玩水,2004年先生陪著我,帶著憂鬱症的藥,花了45天時間,環遊世界一周。

斷電就像木頭人

所幸,透過醫師的鼓勵,我開始參與病友會的活動,對巴金森症有了初步了解,也下定決心,絕不輕易向疾病低頭。

2004年,我開始學油畫,我並沒有繪畫的底子,但從小就非常擅長運用色彩搭配,老師常稱讚我畫的圖色彩鮮豔構圖美麗。

學畫的過程很奇特,是女兒報名了油畫班,沒時間上課,所以由我去頂替,沒想到,一學就畫出興趣來,而且畫畫也是一種很好的心理復健,讓我學會更正面的看待疾病、人生。

巴金森症經常讓我處於「斷電」的狀況,發作時像被喊「123木頭人」,身體被「鎖」住動彈不得,我一天要吃6次藥,但不是一吃藥,身體馬上就能活動,疾病發作的頻率不穩定,有時來得快、去得快,作息很困擾。

被身體強迫休息

有一次出門錯過正常服藥時間,腳像被釘住緊緊黏在地板上,怎樣都動不了,別人覺得我很奇怪,為什麼一個動作停頓這麼久,其實,僵久了全身痠痛,只能就當作疾病強迫自己「休息」。

所以我「分秒都不放過」,只要狀況穩定,掌握2、3個小時能正常動的時間,拿起筆趕快畫,被鎖住時,就坐下來在旁邊看,想著如何構圖、如何著色。我畫畫速度很快,2、3天就能完成一幅畫,前後已畫了200幅。

轉念不自怨自艾

我充分掌握能動的時間,因為,生病不能一直窩在家裡,多活動身體才會有活力。當藥效生效時,我出門參加各種病友會,包括台大和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利用空檔打乒乓球,很多病友喜歡打電話找我訴苦,似乎覺得和我說說話,心情就好多了。

我常告訴別人:看到我在難過時,別替我難過,因為這樣並不會減輕我的不舒服;你要慶幸,自己很健康,沒得到這個病。

我從不因此自怨自艾,反而轉念一想,幸好是我得這個病,而不是我的家人需要承受這種折磨,畢竟從小到大,忍耐對我而言不過是家常便飯,忍一忍,笑一笑,事情也就過了。

我個性不是本來就這麼樂觀,要感謝養父母讓我學會吃苦。我是養女,從小沒人呵護,要嫁人時,養父母沒替我準備任何嫁妝,先生包了一台計程車就來迎娶,新娘禮服、捧花也都自己來。

學繪畫重啟心門

我本身是學會計,很認真替老闆建立公司各種制度,當年月薪才1千多元,結婚時,老闆竟然包了2萬的大紅包,我嚇了一跳偷偷問老闆女兒「這是不是資遣費?」

老闆說因為我工作認真,把我當女兒看,包個大紅包給我們「起家」,於是租房子、生下一男一女,日子過得節儉又幸福。

生病曾讓我跌入憂鬱谷底,但繪畫讓我打開心門,去年在中正紀念堂辦過個人油畫展,也把作品放在台大神經科供病友欣賞,這次回到故鄉花蓮,在慈濟醫院展出26幅畫作,希望分享我的生命故事,鼓勵病友勇敢走出來。(曾光子口述/張翠芬整理)

我從不自怨自艾,反而轉念一想,幸好是我得這個病,而不是家人需要承受這種折磨;不要害怕疾病,疾病就打不倒你!─曾光子

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19000673-2601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呂秀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