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慰祖/撰稿■

肝病是台灣的「國病」,而且以「病毒性肝炎」最常見,尤其是B型肝炎。加上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受到病毒感染,有可能造成日後演變為肝硬化及肝癌的機會大增,如同身陷地雷區而不自知。

依據統計,國內肝癌病患中約有六成為「B肝帶原者」,並顯示B肝帶原是肝癌發生主因。正因為肝炎無明顯症狀,病毒帶原者往往不自知,導致肝臟反覆發炎纖維化,若未及時治療,恐怕成為常見的「肝病變化三部曲」,患者有可能日後形成肝硬化,最後並衍生為肝癌。

此次專題藉由專訪包括: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楊宏志,以及新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嘉齊等三位專業的肝膽胃腸科醫師,探討目前國人對於B型肝炎的正確認知,包括如何判斷、傳染途徑、就醫用藥的資訊,以及未能及時就醫可能引發的後果。還有就是近來醫界提出檢測B型肝炎的最新研究「B肝雙指標」,這種最新檢測B型肝炎的指標的內容為何,讓國人對於B型肝炎有更多且正確的認知。

得病不知 常識不足建立正確認知刻不容緩

王嘉齊醫師指出,國人常見的肝炎類型包括:酒精性、藥物性、病毒性肝炎三大類,其中又以B型肝炎占最多,粗估國內約有300萬人口是B型肝炎帶原,也就是平均6人當中就有1人是B肝帶原。

蘇東弘醫師表示,罹患肝炎在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最多就是感到疲勞,因此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有些人是前往門診就醫抽血或是接受健康檢查,才意外知道自己罹患B型肝炎。

事實上,不少人對於感染B型肝炎原因有錯誤的認知,包括:以為B肝是藉由口水或糞口傳染,甚至以為與患有B肝者一起吃飯就有可能被感染B肝病毒,而堅持將碗筷分開,這些都是相當錯誤的觀念。

其實,B型肝炎最主要的傳染途徑是透過血液或體液感染,例如母親是B肝帶原,懷孕時就有可能「垂直感染」給寶寶,還有就是輸血、不安全的注射以及不安全的性行為等「水平感染」,這些都是傳染B型肝炎最主要的途徑。

楊宏志醫師表示,如果懷孕的媽媽本身是B肝帶原,而且屬於e抗原陽性,建議寶寶出生24小時以內注射免疫球蛋白,並且出生一年內注射三次B肝疫苗。如果孕婦是e抗原陰性,而且體內病毒數量低,寶寶可以不用注射免疫球蛋白,但同樣要接受B肝疫苗的注射,以減少日後感染B型肝炎的機會。

王嘉齊指出,B肝帶原者因為體內長期帶有病毒,使得肝指數異常,大約過了6個月左右,就會演變為慢性肝炎。但是因為人體的肝臟沒有神經,所以,即使感染B肝病毒,在早期也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多人是就醫或健康檢查抽血時,才知道自己是B肝帶原。

蘇東弘強調,正因為多數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只有在晚期才會有症狀,例如出現黃膽、腹水、體重減輕,甚至更嚴重的肝硬化或肝癌,臨床經驗有的患者就醫時已經出現肝昏迷,或是已經到了肝硬化階段,造成食道或胃部靜脈曲張並有吐血情形,此時治療就相當不容易。

B肝治療有策略用藥三原則:謹慎使用、合適用藥、抗藥性低

談到B型肝炎的治療策略。王嘉齊表示,目前針對B型肝炎的主要治療方式包括:干擾素注射以及口服抗病毒藥物。干擾素為固定半年至一年的療程,無抗藥性問題,但是皮下注射干擾素必須每週打針,且較容易產生類似感冒、倦怠或血球數量下降等副作用,成功率約為30%。

而口服抗病毒藥只需要一天一顆藥物,副作用也較少,即可以有效抑制B肝病毒繁殖複製,但是需要長期治療,而且部份藥物容易產生抗藥性。

談到口服抗病毒藥物,王嘉齊說,慢性B型肝炎口服抗病毒從10多年前上市,使用最多的干安能,但之後出現抗藥性,陸續有四種口服抗病毒藥物上市,包括建議第二線使用的干適能,與訴求為B級安全性高,孕婦必要時也可用的喜必福,以及訴求具有「抗病毒力道強」、「低抗藥性」的貝樂克與惠立妥先後上市,提供患者適合的治療選擇。

楊宏志指出,如果過去使用干安能治療B型肝炎,之後出現抗藥性的患者,建議先合併使用抗藥性低的干適能或單用惠立妥,對於患者的幫助比較大。

蘇東弘表示,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讓B肝病毒量下降,第一年約有20%的患者可以達到e抗原消失、測不出病毒的目標,進而減少肝臟發炎,長期治療或可降低演變為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

他說,若由抑制B肝病毒的能力與低抗藥性的特性來看,貝樂克與惠立妥都是屬於這類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惠立妥因為與喜必福同樣屬於安全性B級藥物,適用於孕婦,只是長期使用必須監測腎臟的安全,以免造成腎毒性。

以貝樂克為例,使用一段時間後,e抗原由陽性轉為陰性,建議再多吃一年以上的「鞏固治療」,經過一年測兩次病毒量,確定測不到病毒後才考慮停藥,減少日後復發的機會。

王嘉齊指出,B型肝炎病毒量與患者預後成正比,也就是成人患者體內的病毒數量愈高,日後罹患肝硬化與肝癌的機率就愈高。

B肝黃金雙指標:B肝病毒 + B肝表面抗原預測罹癌風險 及早判斷用藥療效

此外,談到以往將B型肝炎病毒量視為主要的檢測指標,最近醫界提出「B肝黃金雙指標」的概念,也就是除了原本檢測B型肝炎病毒數量之外,再加上檢測「B肝表面抗原(HBsAg)」。

三位醫師都表示,其實以往就有檢測B肝表面抗原的做法,但只針對B肝病毒的「定性」,也就是判斷屬於陰性或陽性,新的檢測技術則是直接「定量」B肝表面抗原的濃度有多少國際單位。

簡單來說,就是用病患體內的B肝表面抗原的濃度高低,觀察未來幾年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風險性,還有對於長效干擾素治療成效的早期預測,以及日後B肝表面抗原消失,進而痊癒的機率有多少,這就是目前檢測B型肝炎最新的「B肝黃金雙指標」概念。

王嘉齊表示,28年前政府針對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這些年輕族群已得到B肝疫苗的保護,預防B型肝炎的成功率高達95%以上,因此,可以預期未來B肝帶原者會變少。

至於針對28歲以上,以往沒有B肝疫苗可以保護的族群,更要主動了解自己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藉由抽血即可知道是否被B肝病毒感染,B肝帶原者最好養成定期檢查與追蹤的習慣,每半年做一次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還可以再加上檢測甲型胎兒蛋白 (AFP)。

此外,醫師還建議除了少喝酒與戒菸之外,最好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避免對肝臟造成更大的損害。蘇東弘說,臨床經驗有部分B肝帶原者,未接受正確的治療,而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這類偏方有些含有類固醇成分,有可能加重B肝復發的機會。也有部分B肝帶原者使用沒有根據證明有效的「保肝丸」,這些都是常見的錯誤觀念。

楊宏志強調,一旦發現自己感染B型肝炎,建議立即尋求胃腸肝膽科醫師診治,除了定期追蹤,也要與醫師充分討論日後的治療策略,依自己可以承受的副作用原則,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這就是「個人化治療」的觀念。而且不論是注射干擾素或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患者應有正確的認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B肝 肝功能 肝病 肝炎
    全站熱搜

    呂秀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