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侯宜君

小芬(化名)是一位小學五年級生,自幼稚園遇到嚴師後,變得害怕退縮,小一開始,在課堂上就無法開口,和同學幾乎不交談,但功課都按時完成,月考成績也有一定水準。在學校即使發生有趣爆笑的事情,會忍住笑等到回家才跟媽媽講。媽媽一直以為小芬是害羞內向,經導師建議就醫後才發現小芬可能是「選擇性緘默症」。

選擇性緘默症兒童能正常和人說話,也理解語言的意義,但某些需要說話的社交場合卻無法說話。他們智商、行為與學習能力都正常,在校完全沉默,在家卻有說有笑。他們並非自己決定不講話,而是內在極度焦慮迫使緘默,即使想說話,也發不出任何聲音,改以面部表情或手勢來溝通。

此類兒童焦慮時難以保持眼神接觸,常常不笑,表情空白,舉止僵硬不自然,且無法因應需說話的場合,如點名、打招呼、道謝和道別。容易憂慮、對噪音和人群更敏感、難談論自己和表達感受。

選擇性緘默症通常在3到5歲發生,多數在上幼稚園時或小學後被發現,常被誤認為是小一的適應問題。若不治療通常症狀會持續,長大後不一定會改善,應積極接受治療,否則會變得更嚴重。

由於小芬人格特質較容易焦慮、退縮,我建議,學校導師在班級經營與教室管理時營造接納包容的氣氛,避免她以更嚴重退縮行為因應。鼓勵學校接受小芬替代性的表達方式(例如︰從手指課本代替回答,到唇語和小聲說話),先以間接方式溝通,例如電子郵件、網路聊天、錄音講話等,直到她能更直接的溝通,同時安排溫暖友善的同學協助,融入班上人際關係。

最初,我邀請小芬和媽媽一起進入諮商室,以降低其焦慮,協助適應陌生人和環境。數次後逐漸減少媽媽在裡面的時間,並以非語言方式介入,使用沙遊治療和藝術治療,逐步協助小芬降低焦慮與表達情緒。小芬經歷長時間的治療,漸漸在諮商時間較為放鬆,能透過媒材表達與創作,在校亦出現微小的進步。

選擇性緘默症兒童的療癒之路很長,主因是發現時常已到了很嚴重的地步,須及早就醫,不可輕忽!

(作者為台南市學生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選擇性緘默症
    全站熱搜

    呂秀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